拾屋记

本文约 1000 字,阅读需 2 分钟。

最近要搬家,周末收拾了下,记录一点感悟。

破窗效应

本来整洁有序的房间,因为一两次松懈,或是没有及时把用过的物品归回原位,或是没有及时清理产生的垃圾,就形成了一扇破窗。破窗的产生导致了自己对周围环境要求的降低,进而形成恶性循环,开始纵容越来越多破窗的产生。

修复成本

整理的时候,发现一个音乐盒布满了灰尘,但是又不能直接扔了,由于音乐盒零件精细,清理起来十分费劲。就像代码中那些不可抛弃又不经常使用的模块一样,如果久不维护,那么就会"`布满灰尘`",如果再加上人员变动、需求更迭,就会在某一天需要时产生巨大的修复成本。

伪需求

整理的时候发现两个最近几乎从来没用过的东西:清洗机和泡沫轴。

清洗机是刚来的时候,眼镜经常弄脏,但是直接擦拭又很伤眼镜,加之耳钉也需要经常清洗,于是就买了一个。后来发现每天早晨去公司用水龙头冲洗眼镜既方便又干净,加之后来都是用耳扣而不是耳钉,清洗机就没怎么用过了。

泡沫轴买了之后不久,又有了一个筋膜枪,比泡沫轴方便了很多,所以也没怎么用了。

这两个算是伪需求了,买的时候没想清楚。清洗机已经有其他等效的替代方案了:水龙头。而泡沫轴存在一个更优的解:筋膜枪。所以以后买东西还是不要轻举妄动,弄清楚自己需求的本质是什么,很重要。

最后还有一个单反,大学时买的,但也没怎么用过,就一直带着,相机包直接发霉了(深圳太潮湿了~)。但这个也不能算伪需求吧,只是当时的明月光已经成了现在的饭黏子,如果当时不买,终究还是意难平,也罢也罢。

过度设计

还有一个台灯也是从来没用过,刚开始布置电脑桌的时候,电脑是直接放在桌子的,屏幕向上,于是就会反光,遂想着放个台灯。结果后来买了个电脑支架,屏幕和头一样高,还要稍稍向下一点,亦便不会有反光的问题了,台灯也就成了摆设。

感觉这个问题有点过度设计了,用了一个成本很高、很笨重的方法去解决一个很小的问题。有时候真是当事时迷,复盘时清~

职责划分

整理的时候发现蜂窝护膝丢了一只,可能是放在哪个角落了,也可能就是打球时忘了带回来了,也不记得了。每次要去打球,要么是忘了带擦汗毛巾,要么是忘了带运动眼镜,昨天想了想,这些东西应该都放在一个收纳盒的。

如果不划分职责,按照功能分模块,调用的时候真的不知道怎么查找。

以上,碎碎念。

总阅读量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