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书:《乡土中国》
概览
本书是费孝通1937年在云南教书时,从《乡村社会学》这门课的讲义中整理而来,书中的观点都是作者实地考察和教学思考的结果,充分分析了乡村社会的特点及其成因,豆瓣评分9.2,当之无愧的大师之作。不同于柏杨在《丑陋的中国人》中一味的批评与鄙视,费老不仅客观地描述了现象,并结合自己的知识做了成因的分析,很有启发性。
乡土本色
“从基层上看去,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”。"`土`"指泥土、土地,农耕文化养育了中国的礼俗文化,人与人之间靠的是熟悉、信任;殖民文化养育了法理社会,人与人之间靠的是契约精神。
文字下乡
首先要明确文字和语言在人与人之间交流时所起的作用,文字和语言在乡土社会作用被减弱(声音、动作、表情的交流更加准确、生动)。乡土社会缺乏文字普及,并不是因为乡村"`不文明`",而是因为"`非文字`"的交流途径是乡村生活自然演进的结果。乡土社会是个面对面的社会。
再论文字下乡
个人的今夕之隔,社会的世代之隔。文字克服了个人记忆和社会传承在时间长河中的局限性,但乡土文化的总量相对有限,传承靠口口相传(记忆)足以完成。
差序格局
差序格局:以个人为中心,以生育和婚姻关系为纽带,形成的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。区别于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。
系维着私人的道德
不同的社会组织形式产生不同的道德体系,差序格局要求"`克己复礼`",以个人为中心发散出不同的关系线:亲情线(孝悌)、友情线(忠信)…
家族
乡土社会的家庭是沿父系单系传递的,在结构上是一个氏族,称为家族。家族必须是绵续性的,因为政治、经济、宗教等事务是长期绵续性的,所以家族不因个人的成长或死亡而分裂或结束。
男女有别
感情定向:文化所规定个人感情可以发展的方向。亚普罗和浮士德两种两性感情观的冲突。乡土社会是一个孤立的小天地,不需要新的社会关系,以同性为主轴、异性为辅轴的单系组合更适合于完成社会事业的需要。将天国现世化,以现世为天国。对生活的态度是以"`克己`"来迁就外界,一切足以破坏秩序的要素都被遏制,男女的鸿沟由此筑下。
礼治秩序
人治VS法制。礼VS法。乡土社会中,传统的权威性使人产生敬畏感,人们出于内心的服膺以传统来规范自己的行为,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。所以,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。
无讼
乡土社会,解决纠纷的主要目的乃是完成教化(礼)。法律不是为了教化,而是为了保护个人利益。法治抑或礼治,取决于社会变迁程度。社会变迁加剧,人口流动的冲击下人们相互不再熟悉,人们的合作只能以契约来维持。
无为政治
政治权力分为两种,完全靠暴力维持的横暴权力和根据契约而产生的同意权力。横暴权力存在的基础是经济利益的诱惑,同意权力存在的基础是社会分工合作。乡土生活的主流是自治,即礼治社会的自发运行。
长老统治
乡土社会中的权力,既非专制的亦非民主的,而是教化性的。乡土社会在长幼之序的规范下自然产生宗族长老,宗族长老行使教化性的权力来维护乡土的稳定。
血缘和地缘
在乡土社会中的地缘关系依附于血缘关系,地缘是血缘的投影。血缘社会中商业很难发展。地缘是从商业里独立壮大的社会关系,人情问题不再成为商业发展的限制。
名实的分离
乡土社会中的长老权力是稳固的,但为了应对社会缓慢变迁的需求而产生了名与实分离的现象。即承认或说维持形式上的长老权力意志,而在内容上加以注释和曲解,从而实现改变。名与实的分离,就是乡土社会的变迁。
从欲望到需要
从"`欲望`"到"`需要`",就是从自发到自觉。乡土社会是自发的,缓慢变迁的,也是稳定的;现代社会是自觉的,快速变迁的,也是不稳定的。
读后感
农村90后:最动荡的一代
每逢过年,总能看到很多关于家庭矛盾的帖子,我们这一代或许是家庭矛盾最多的一代,而过年,则是接受了现代教育的我们和乡土文化最直接的交锋。按照费老在《乡土中国》中的解释,长久以来,以泥土为底色的农耕文化一直是中国乡村的基石,基于此,农村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定、空间隔离、家族关系、长幼尊卑。改革开放几十年来,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务工,传统的乡村体系的稳定性遭到破坏,以这种观念稳定性为基础的一系列文化自然也受到了挑战。我们的父辈在乡村社会长大、在现代社会生存,他们或多或少还保留这在乡村社会中生存的能力,比如处理错综的亲属关系,逢年过节的礼数等等。而我们这一代,则是彻底成长在现代社会的一代。
知乎上有个问题:“你为什么不愿意回家过年了?”,一个高赞回答如是说:“我改变不了那个世界,却又不愿屈从于那个世界”。但对于农村的90后来说,这是不得不面对的。我们的观念和父辈是有冲突的,而且父辈的观念在农村这个特定时空里或许是更加适用的。回归到传统是不可能的,对于农村90后来说,他们不可能像城里孩子那样,处在一个合适的土壤里,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处理好这种冲突,以及如何早日脱离这个时空,完成从思想到生活彻底的现代化。
参考链接
-
乡土中国
(豆瓣)
-
读《乡土中国》(乡土中国)书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