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常开发尽量使用英文

本文约 500 字,阅读需 1 分钟。

以后在日常开发中尽量使用英文,主要包括:

  • 使用英文命名目录
  • 使用英文写代码注释

为什么要这么做?

主要是为了提高操作和编辑效率。举例:

  • 在切换目录的时候,有的工具能自动在多个目录间跳转(比如zsh下的cd命令),但有的就不能(比如Spacemacs的一些操作), 这时候就需要输入前缀来缩小选择范围,如果路径是中文名,那么就需要先切换输入法,这样效率会低很多(因为输入法经常生效慢,需要输入几下来试探)
  • 在编码的时候,如果输入了中文,ESC之后需要先切换输入法,然后才能在Vim的Normal Mode下面输入各种指令,同样由于输入法切换有概率性的失灵,导致编辑体验非常差
  • Vim对于中文(可能所有的Unicode字符集都会有这个问题)的分词不准确,w/b 这种命令无法使用

可能遇到哪些困难?

鉴于目前蹩脚的英文水平,可能很多时候要借助翻译,同时有些英文命名可能一段时间后自己也看不懂了。

怎么解决呢?

一是要提高英文水平,特别是软件工程领域的;二是要建立一个映射表,特别是一些专有概念(比如业务中约定俗成的命名:三桶卡、详情页),需要做一个双语映射,并保留一些解释说明。

总阅读量次。